奋斗的青春最美丽2——青年医生韩琦

2018年05月07日文章发布人:
韩琦,男,1985年9月出生于湖北鄂州,2009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9年至2010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至利川市团堡乡工作一年,2010年至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 硕博连读,取得肿瘤学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任咸宁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专长:肺癌、恶性淋巴瘤、食道癌、乳腺癌、鼻咽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调强放疗、个体性化疗、生物靶向治疗及肿瘤免疫治疗。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科研论文3篇。自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秉承专注临床、服务患友的信念,坚守临床一线工作。


坚决不负患者信任
每个工作日的上午,在完成科室交班及查房后,韩医生那间小小的办公室已经围满了等他的患者及家属,几乎每人手里都拿着厚厚的一摞各项检查报告、影像资料、住院病历,热切的期望韩医生,能和自己多聊一会儿,谈谈疾病近况,说说下一步治疗方案。从患者口中,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汇就是“耐心”“细致”“专业”。“每天一想到病房还有那么多等着我的病人,我就没有办法安心休息。肿瘤科室和其他科室不同,我也有父母兄弟,将心比心,我一直都把患者看成是我的亲人朋友,他们信任我,将家人托付给我,我就必须全力以赴,和死神赛跑,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生命。”这是韩医生对患者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有人说,对于这样一些晚期肿瘤患者,做这些值得么,又有多大意义呢?韩医生却说,要尽力让每一个临终患者走得无痛苦、有尊严,又不能给家属带来无谓的心里和经济负担,这需要去平衡。在中国,做临床医生很累,当一名被患者信任的肿瘤科医生更累。
 
时刻坚守临床一线
除了医疗工作,作为肿瘤科副主任,肿瘤科支部书记,韩医生还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的科室行政事务性工作。但更多的是在临床一线进行诊疗工作。
2016年8月,肿瘤一病区陆续有几位女同事休产假,一病区副主任离职,另一男同事因个人身体原因在避射线,无法进行放疗工作。在没有增加人手的情况下,韩医生每四天需要值一个夜班,一个白班,其他时间负责一病区几乎全部放疗病人的定位、靶区勾画、位置验证上治疗、放疗改野等工作。同时还要管理自己的病人,三个月后,一病区患者人数从30-35人增长到50-60人。眼看着病区人气越来越旺,韩医生自己也越来越忙,在一次夜班结束交班后,他突发眩晕症无法站立,晕倒在病区。同事们急忙对他进行急救,科室主任也及时为他调休,安排住院诊治,嘱咐他好好休息几天。可放心不下科室的患者,已办住院刚打完吊针的他,症状稍有缓解,就又回到科室继续工作,患者家属看到他自己带着住院手腕带,边打点滴边在办公室工作,都觉得心疼。劝他好好休息养病。4天后,还未痊愈,他又回到工作岗位继续上班。


逐步扩大学术影响
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同时,也丝毫不放松全科室的业务理论学习。他经常整理代表性病例,组织科室医生交流讨论。协助本科室,医院及医学会,开展省市级的肿瘤学继续教育项目,并在省内外大型学术交流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分享。积极扩大咸宁市中心医院肿瘤肿瘤科,在本地区和省内的学术影响力。短短两年时间,取得了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青年委员会(CSWOG) 委员,湖北省肿瘤防治协会 委员,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ESCO)专家委员会 委员,咸宁市肿瘤学会 常务委员等学术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