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新生儿科 刘春花

      很多宝宝出生后或早或晚都会出现皮肤发黄,有些家长认为宝宝皮肤发黄是正常的,不用看医生,有些家长看见宝宝皮肤发黄就非常紧张,会早早的喂一些退黄药。宝宝皮肤发黄究竟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呢?那就要看看他的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在这里,我们就要为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科普一下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都有一些什么特点?如何区别?
    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1、出现过早,比如在新生第一天就出现黄疸,肯定是不正常的。
  2、程度严重,如果足月的宝宝测胆红素大于12.9mg/dl,早产儿大于15mg/dl,这就是异常的,临床诊断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3、黄疸进展过快,每天上升超过5mg/dl。
  4、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
  5、退而复现,就是黄疸已经退了,结果又黄起来,这部分孩子肯定也是异常的。
       6、通过化验发现直接胆红素增高,直接胆红素超过2mg/dl。
为什么我们强调要关注病理性黄疸呢?这种病理性黄疸,对于新生儿危害是非常严重的。主要的害处是这种胆红素可以对大脑造成y永久性的损害。
我们见过得肝炎的成人,但没有听说过肝炎造成的黄疸对成人大脑造成影响,为什么呢?主要是人的大脑有一个屏障,医学上称它为血脑屏障,它就像一个安全瓣,可以阻挡一些有害的物质进入大脑,但这个屏障是随着人体的发育逐渐成熟的,新生儿血脑屏障通常在10天至15天发育完全,所以14天以后胆红素就不大可能进入大脑,不容易对孩子的大脑造成损害。因此我们关注黄疸,特别关注的是出生两周以内的新生儿,就是因为这时候胆红素太高后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造成损害。
胆红素造成的脑损害叫做胆红素脑病,宝宝在早期会出现不哭不吵、不愿吃奶、四肢发软、有的孩子会抽搐。过了急性期会遗留后遗症,包括运动方面的障碍、智力发育落后、听力问题、眼球运动异常、牙齿表面釉质的损害。一旦发病,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只能靠康复治疗尽可能改善神经功能,而且这样的损害是携带终生的。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尽可能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我们再来看看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1、宝宝吃奶反应好,大小便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2、足月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开始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多于出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以延迟到3-4周。
     3、每天上升小于5mg/dl。 
     4、足月儿胆红素小于12.9mg/dl,早产儿小于15mg/dl。
    很多妈妈会担心,在家里怎么监测宝宝的黄疸呢?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在家做一个粗略的判断。
根据临床发现,不同部位、不同面积的黄疸和体内胆红素的水平是有一定相关性,黄疸通常是从脸部、头部先出,然后遍及全身,最后到手心脚心,根据这个特点,总结出了一个粗略的估计方法:如果仅仅是头部、脖子发黄,血液内胆红素大概是6mg左右,如果上半身发黄,胸部或肚脐以上发黄,血液内胆红素大概是9mg,如果黄疸继续发展,整个胸、腹、大腿直至膝盖以上发黄,胆红素大概是12mg,如果发展到膝盖以下的小腿,大概在12-15mg,最后如果孩子手心脚心都黄了,那就是非常严重的,胆红素至少是15mg以上,这个时候是必须要去看医生。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大部分家长进行粗略判断,但是也不是很准确的方法,更不能替代到医院进行胆红素测定。如果家长认为孩子黄疸比较重,或者自己判断不确切,最好还是及时去医院让医生检查,不要耽误孩子的治疗。
如果孩子没有溶血、感染、出血、肝脏疾病等因素,怎样可以预防黄疸的加重?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多让孩子吸吮,多吃奶,保证摄入量,刺激孩子多排便排尿,使胆红素排出体外,可以有效降低黄疸的上升速度,不至于黄疸加重,甚至达到需要光疗的程度。特别是孩子出生前三天,排出的黑便就是胎便,胎便中有很多胆红素,所以前三天要让孩子多吃,刺激排便,尽量在三天之内将胎便排干净,黄疸就不会太重。
还有一个辅助的办法,就是晒太阳。因为晒太阳和光疗有点类似,光疗用的是蓝光,蓝光可以有效的治疗黄疸,太阳光里也含有蓝光的成分,所以也有一定的降黄疸的作用。晒太阳最理想的方法,是开窗或者在户外晒太阳,但是要把宝宝眼睛及生殖器周围保护好,就像在医院蓝光箱里一样,护士会把孩子眼睛蒙上眼罩,生殖器周围用尿布包好,身体其他部位暴露在蓝光里晒。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家长认为晒太阳等做不到,自我判断黄疸程度拿不准,最好还是去医院,让医生评估孩子的黄疸程度。特别是出生后14天以内的孩子,千万不要因此耽误孩子的治疗,而造成孩子脑损伤,这是医生的强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