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光 陈倩 来源:健康报

       冬天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每到冬天,有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是那些曾经有过中风的患者来到医院,希望通过输液来预防中风发作,他们认为这样做能起到“冲洗血管”的作用。这种做法真有效吗?会不会防病不成反招来新病呢? 


  常用的“冲洗剂”有哪些 

  在临床上,作为输液预防脑卒中的药物主要有刺五加、血栓通、血塞通、葛根素、复方丹参、维脑路通、脉络宁、红花等注射剂。 

  由刺五加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可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等。三七类中药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甙,具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功效。三七注射剂主要有血栓通和血塞通两大品种,主要用于治疗脑梗死,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后内膜斑块的形成,临床上常作为脑梗死急性发作和脑梗死后遗症维持治疗用药。葛根素注射液是由葛根提取制成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葛根黄酮,具有保护心肌细胞、降低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和降香,能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使心肌收缩力减弱,提高机体利用氧的能力,保护心肌缺血缺氧。维脑路通又叫曲克芦丁,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而起到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通过增加血氧含量,对缺血性脑损伤起到保护作用。脉络宁由牛膝、玄参、石斛、金银花等组成,红花注射液主要成分有红花黄色素、红花醌苷等,也可以起到降脂、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短期输液带不来长期效果 

  脑卒中的预防分为一级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针对具有脑血管病危险但未发生过脑卒中的人群,在疾病发生前进行预防;二级预防指的是已经患上脑血管病的患者,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危险。那么,定期输液是否能降低卒中的危险呢? 

  从各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来看,上述药物虽然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等作用,但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含高血压、高血黏度、高血糖、凝血及纤溶系统异常、吸烟饮酒等多个方面,需要多方面的持续治疗,单纯靠每年几天的静脉输液来消除这些高危因素是难以奏效的。 

  从制剂本身的特点上看,静脉输注方式给药和口服给药相比,虽然前者起效快,但是在输液结束后,体内药物马上进入消除阶段。也就是说,定期静脉输入活血化瘀的药物仅能短暂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效果并不持久。如果要长期稳定地维持在有效的血药浓度水平,需要一日多次不断输注。很显然,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取的。 

  中药注射剂可能产生严重副作用 

  注射方式给药本身就是一种损伤性的给药方式,不仅有疼痛感,而且由于刺破皮肤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感染机会较大;注射剂暴露量和生物利用度高,导致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比其他剂型要大。有些老年人定期输液,一输好几天,增大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率。热原反应可引起发热,一些输液中的杂质进入血液会引起感染,如果滴速掌握不好还会造成恶心呕吐、心血管病发作甚至休克等。此外,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差、血管壁薄等因素使得静脉输液时回流较差,并可能出现静脉炎等。 

  另外,上述常用的所谓预防输液药物以中药注射剂为主。近几年来,由于不良反应发生多且比较严重,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已受到广泛关注。中药成分复杂,中药注射剂的提取工艺也有待提高和完善,储存过程中受温度和湿度等外在条件的影响也可能发生变质,其中含有的一些大分子物质或杂质,如蛋白质、鞣酸、挥发油等进入体内可引起过敏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有的可能致人死亡。 

  调查报告:定期输液不能预防卒中 

  有学者针对输液能不能预防脑卒中的问题做了大样本的调查研究,按每年定期输液与否将被调查人群分为两组。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年定期输液组的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和非输液组没有明显差别。 

  另外的一项调查表明,每年定期输液组的人群输液后14日内的各项血液指标有变化,如血浆黏度下降,但30日后恢复至原来状态。由此可见,定期输液虽在输注当时能改善血液指标,但维持时间短暂,无法有效地起到预防脑卒中的作用。 

  那么,这些药物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呢?比如在脑卒中发作的急性期,进行改善微循环、舒张血管等治疗时,就可选静脉输注上述药物来改善症状。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