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7月26日二伏来袭!养好三伏天,甩病一整年~

咸宁市中心医院
2022年07月26日 10:04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民间有句俗话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中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正值“贴敷季”、“养生季”

您赶上趟儿了吗?

图片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潮湿的时候,

同时也是养生的最佳时期,

天热人体毛孔呈开放状态,

易受到冷风、邪气的侵扰

图片

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40天

从生活各方面入手

调养改善我们的身体

下面,健康指南奉上~

👇

图片


咸宁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疼痛科

2022年三伏贴初伏工作已完美收官~

全力迎接二伏👊

调补阴阳,益气和血

通经活络,平衡脏腑

扶正祛邪, 防病强身

   7月26日,为健康添彩~

图片


图片

如何过好三伏天


1

饮食方面

夏日饮食不宜过饱,只吃七八分饱即可,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不宜食入大量冷饮,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应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

此外,夏季饮食宜清淡,可多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等,或将冬瓜与莲叶、薏米共煮汤喝。多食新鲜蔬菜及瓜果。

1.多吃苦味食物: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远离湿热,预防中暑。

2.饮食应注意清热解暑:大暑时节的饮食,应增加健脾利湿类食物的摄入。绿豆汤、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2

运动适量

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以及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都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

运动量不宜过大,锻炼身体切忌大汗淋漓,更忌运动后立即用冷水冲澡、贪图一时的凉快。


3

作息方面

《黄帝内经》提到夏季要“夜卧早起”,建议大家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

  “晚上最迟不可过子时,也就是晚上11点之前一定要入睡,中午最好睡一觉。”子时(23点至次日1点)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而且睡眠质量高。午时(11点至13点)则要小寐,休息30分钟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即使没有条件午睡,也应‘入静’,也就是处于安静的状态,不要进行活动或工作,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


4

冬病夏治·三伏贴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三伏贴,药效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伏贴原理也是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疾病发作的情况。


图片

“医生,头伏都过了我才想起来,没赶上趟儿可咋整啊?”

图片

三伏天贴敷属于传统中医“天灸”的治疗范畴。这种疗法源于“天人合一”的理论,在三伏天,气候最炎热的时候,借助外界的阳气扶助人体的正气,达到祛邪外出、治病预防的作用。

也就是说……只要在伏天内贴敷,任何时候都会有效果!
图片

忌三事  保健康


1

忌过度贪凉

夏日贪吃冰凉的食物,容易对胃造成刺激,引起脾胃虚弱、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可造成肠胃性感冒。特别是脾胃虚弱者及老人、小孩更应注意。

建议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度,也不要直对着空调吹冷风。

图片


2

忌缺水——炎夏补水要记牢

水是生命之源,一般来说,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每人每天差不多需要喝 1.5 升的水。夏天出汗多,一定要记得多补充水分。

但要注意,口渴的时候,水别喝得太快,否则胃会觉得饱胀难受。

炎夏补水要记牢,小口慢饮来解暑。

图片


3

忌剩菜——容易引发肠胃疾病

俗话说“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在酷热难耐的三伏天,剩菜这件事就要格外注意了。

尽量不要剩素菜、凉菜。蔬菜比肉更容易产生亚硝酸盐,也容易受到细菌污染,所以菜品不宜隔夜食用,最好是吃多少做多少。

图片


图片三伏注意防寒防暑

祝大家过个健康、舒适的三伏天!

图片

贴敷地址:

门诊:咸宁市中心医院门诊二楼康复医学科·疼痛科

图片

咨询电话:冯医生   18671553465

                 阮医生   18390960409

                 侯医生   15623467323

                 杨医生   13872156887

• END •

来源  |  康复医学科·疼痛科

编辑  |  沈隽宁

审核  |  王   彪

监制  |  李湘楚

咸宁市中心医院

公众号:xnzxyy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咸宁市中心医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